当前资讯!中石油宣布搞电池,锂电产能真的会严重过剩吗?任泽平疾呼,当务之急需全力拼经济!
(资料图)
日趋严重的疫情下,公共政策怎么选择方向?
当务之急,应采取何种策略?任泽平今日疾呼。
哪些板块将托起中国经济的未来?中石油今日宣布搞电池,锂电产能真的会严重过剩吗?
今天A股、港股怎么又大跌了?
今日一开盘,A股就大幅低开,上证50指数直接跳空跌破2500点,盘中跌逾3%,创业板指 盘中 跌破2300点整数关口。 至收盘, 两市个股跌多涨少,超3200只个股下跌;两市全天成交额近7500亿,北向资金净卖出37亿。
港股方面,香港恒生指数收跌1.57%,恒生科技指数跌1.93%,物业管理、内房股跌幅居前,博彩、航空板块涨幅居前,金沙中国涨超8%。热门科技股多数走低,理想汽车跌超5%,京东集团跌超4%。
大跌的背后是投资者对诸多方面的担忧加剧,尤其是疫情日益加剧下的经济。疫情方面,国家卫健委今晨公布,昨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748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6304例,总人数突破4万例再创新高。作为国内非常重要的几大城市,北京、广州、重庆的疫情扩散态势不容乐观。同时,最新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正在全面下滑。经济形势十分严峻,股市压力很大。
锂电产能真的会严重过剩吗?
今日还有一则重要新闻,中国经济周刊报道中石油要开始搞电池了。
近日中油绿电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张濛,注册资本60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含新能源汽车电附件销售;充电桩销售;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电池制造;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销售等。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中国石油(行情601857,诊股)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启源芯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玖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持股。
这引发了不少投资者对于锂电产能未来过剩的担忧。未来,锂电产能真的会严重过剩吗?
上周,亿纬锂能(行情300014,诊股)董事长刘金成在2022年11月16日高工锂电年会上表示,公司今年年底将形成100GWh以上的交付能力。100GWh以上交付能力是个什么概念?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0月底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为224.24GWh。据集邦咨询分析师预计,2022年全年中国市场动力电池装机量有望突破300GWh,全球市场将达到550GWh左右,并有望冲击600GWh。也就是说,按照亿纬锂能今年年底的规划产能,若是全部交付并供应于国内市场,仅一家公司便可覆盖国内1/3的需求。但实际上,根据今年各家企业1-7月动力电池装机量显示,亿纬锂能的市占率仅有3%左右。
难道是亿纬锂能一家在偷偷发展,未来惊艳所有人?难道是其不满足于现在所占的市场份额,野心勃勃的想要一跃成为第二大动力电池企业?其实不然。近两年,不仅是亿纬锂能,各家电池企业都在积极扩张产能。甚至一些其他非动力电池企业也纷纷进行布局。
而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近两年新能源行业的高速发展带来的对动力电池旺盛的需求。巨大的市场空间和未来丰厚的利润吸引了更多的企业进行布局,原材料企业依靠成本优势想要分一杯羹的新闻也屡见不鲜。截至2022年,动力锂电池目前存续和在业的企业共1074家。
随着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的爆发式上涨,为了应对高居不下,逐月上涨的成本,电池企业也纷纷依靠规模化效应去分摊成本,产能的堆砌造成了未来过剩的可能。
以行业龙头宁德时代(行情300750,诊股)为例,根据东吴证券(行情601555,诊股)的测算,到2025年,宁德时代总产能或将达到恐怖的867GWh,较2020年产能翻了7-8倍。
以新能源汽车平均电机功率60kwh测算,宁德时代2025年的产能可供应新能源汽车数量约为1445万辆。那么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行情600617,诊股)汽车数量能达到这么多吗?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曾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的目标。但根据最新数据显示,这一目标很有可能在今年提前完成。2022年10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76.2万辆和71.4万辆,同比增长87.6%和81.7%,渗透率达28.5%!而今年1-10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548.5万辆和528万辆,渗透率为24%。从今年来看,超预期三年完成渗透率达20%的目标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而中汽协的预测,“今年新能源汽车总销量达到550万辆,整体市场的销量为2700万辆”也更加坚定了这一说法。
对此,电动汽车百人会相关专家建议,鉴于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坚韧旺盛的生命力令人惊喜,可考虑把2025年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新车总销量比目标上调到30%或更高,为未来10年的发展奠定目标基础。若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在未来的2025年达到30%,以中汽协预测的国内汽车销售规模3000万辆进行测算,新能源汽车数量将达到900万辆。
最乐观的预期,至2025年,新能源汽车数量将达到900万辆,而宁德时代的规划将达到1445辆。当然,一些中大型锂电公司正在积极出海抢夺市场。
毋庸置疑的是,锂电行业已经进入诸强淘汰赛,未来企业之间的竞争将会越发激烈。
2022年11月17日,天风证券(行情601162,诊股)刘煜辉在社交平台上就锂电产业链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最近几天锂电产业链过剩预期渐浓,缘起于老百姓(行情603883,诊股)的资产负债表衰退。电车渗透率的二阶导变负正常,增速变缓迟早,但渗透率顶点还有很长时间。锂电的需求不仅来自于电车,还来自于储能,储能市场的二阶导数现阶段一定为正,而且在碳达峰阶段会继续相当长时间。
任泽平称,当务之急需全力拼经济
中国经济正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公共政策正面临重大抉择。
最新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全面下滑。前段时间出差,看到很多高铁站都是空荡荡的,包括回来的北京南站,万分感慨。
国难思良将,时艰念铮臣。拿什么来拯救你,我亲爱的中国经济?
(一)、当务之急是把发展放在首要任务,重启经济复苏,全力拼经济,只要我们把发展放在首要任务和第一要务,中国经济有望重新引领全球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发展是硬道理,一定要通过发展实现经济增长,实现就业,让民众看到未来的希望。如果经济增长持续放缓,各种问题和风险就会暴露甚至激化。
10月数据显示,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全面下滑。11月高频数据显示,交通、物流、人流、工业生产、订单等比10月份环比下降,这意味着四季度经济增速可能要低于3季度。今年1-3季度GDP增速3%,如果4季度经济不能重启,意味着全年经济增速可能低于3%,创几十年来经济增速新低。
经济增速的背后是就业,经济数据的背后是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和命运,稳增长才能稳就业。因此,当务之急是把发展放在首要任务,重启经济复苏,全力拼经济。
(二)、科学抗疫,尊重科学,医学界只要实事求是和负责,深信曙光就在前方,反对核酸公司上市,致敬为科学、民生和社会发声的人,是时代的英雄,是这个冬天最温暖的人
疫情演变到奥密克戎阶段,传染性增强,重症率降低,似乎是科学界的共识。如何科学抗疫,这需要听取科学家的建议。我呼吁医学界相关领域的专家和部门一定要实事求是,一定要说真话、不要说假话、可以不说但不要说违心的话,一定要对党和国家忠诚,一定要心中装着人民。
对于个别核酸检测造假的公司,一定要严惩不贷,这种时候还发国难财的黑心公司和人一定是良心坏了,但是我相信这是少数。
反对核酸检测公司IPO上市,股票是永久性的债券和融资工具,核酸检测这种生意是短期的,不可能持续,如果上市会给民众造成疫情和核酸检测会长期永久持续的错误导向,打击民众对战胜疫情的信心。
致敬为科学、民生和社会发声的人。事实上,社会的进步是全民的责任,没有任何人有能力独自承担,也没有任何人有理由选择沉默,更没有任何人有资格坐享其成。
因为,社会问题到来时,没有人能独善其身,没有一片雪花是干净的。
(三)、推出一揽子扩大内需的经济复苏计划,信心比黄金重要
建议2023年GDP增速目标设定为5%以上,把过去几年失去的时间抓紧补回来,向各界传递把发展放在首要任务的重大信号,提振各方信心。
建议推出一揽子扩大内需的经济复苏计划。当前稳增长优先于防通胀,宽信用优先于宽货币,关键要提振市场主体信心,信心比黄金重要。
建议推出一揽子扩大内需政策的经济复苏计划,工具箱包括:
发放消费券;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出手稳楼市;推进民企债券融资支持工具;对平台经济部分开“绿灯”;加大对制造业和实体经济的减税力度;减少地方政府对微观主体的过多干预;降息降准等。
(四)、当下可以考虑发放消费券,打通国民经济循环,帮助部分困难群众度过暂时性困难,提振民众信心
当下发放消费券,有三大好处:
第一大好处是有助于恢复居民的消费能力,盘活经济。
第二大好处是有助于增强居民度过暂时性困难的信心,点燃希望。
第三大好处是推动银行数字货币改革的普及,减轻地方财政压力。
个别蜻蜓点水式消费券无实质意义,消费券应覆盖所有行业、按人均发放,体现普惠性和公平性。消费券可以设置补贴率,刺激使用,避免储蓄漏出。在发放通道上,有条件的城市可试点采用数字人(行情835670,诊股)民币。
在资金来源上,可以定向与公开市场操作相结合发行特别国债,中央向地方转移支付。当前物价回落,需求不足,也不用担心消费券会引发通胀。
(五)、推动平台经济完成专项整改,推出“绿灯”投资案例,并出手稳楼市
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意义,推出“绿灯”机制,有利于提振民营经济信心,激发企业家精神,并有助于恢复市场经济的活力和经济增长的动能。
此外,该出手稳楼市了,支持民营房企债券融资的“第二支箭”已经箭在弦上,三好生还是要保的。
(六)、宏观上是数据,微观上是多少家庭的悲欢离合,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要勇敢前行,世界终将属于理性乐观主义者
经济形势并非只是一个冷冰冰的枯燥数据。宏观上的数据,微观上是无数人的汗水、泪水、奋斗、失败、梦想、希望和光!
当下这个形势,建议经济学者、科学家、媒体人尽可能实事求是,尽可能为科学抗疫、稳增长和民生建言,或实际做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