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暴涨70%!外资巨头再出手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开年以来A股市场整体修复,北上资金1月净流入超1400亿元,创历史新高。但2月3日北上资金全天净流出超40亿元,结束了连续17天的净流入。
与此同时,外资重仓权重股开始调整,贵州茅台(行情600519,诊股)9天8阴、招商银行(行情600036,诊股)4连阴、中国人寿(行情601628,诊股)10天8阴、美的集团(行情000333,诊股)8天7阴,市场风格在悄然转变.......
1
摩根大通频繁操作港股市场
近期,港交所披露文件,1月31日,摩根大通以每股101.45港元的均价买入61.2万股药明康德(行情603259,诊股)H股,总金额约为6207.30万港元,持股比例从7.91%增至8.06%。
自2022年10月低点起至今,药明康德A、H股均实现大幅上涨,其中H股累计涨幅高达74.96%。
(本文内容均为客观数据和信息罗列,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在这段时间内,摩根大通频繁操作药明康德。注意,并非是简单的买买买,而是频繁高抛低吸。2022年5月末,摩根大通持有药明康德H股比例仅为4.94%。然而在去年11月时,持股比例一度达到9.63%。
2023年1月9日,摩根大通减持药明康德H股约279.67万股,每股平均价为94.6476港元,总金额约为2.65亿港元;1月26日,摩根大通减持药明康德H股405.77万股至3063.97万股,按此期间平均股价104.053港元计,涉资约4.22亿港元。
自去年11月港股开启大反弹后,摩根大通等外资巨头便轮番唱多中国股市。唱多的背后,是资金的疯狂涌入,摩根大通化身常山赵子龙,七进七出港股市场。高抛低吸的操作同样出现在中国平安(行情601318,诊股)、哔哩哔哩、理想汽车、康希诺(行情688185,诊股)生物等标的上。
巨额资金入场下,一众港股医药ETF股价扶摇直上。值得注意的是,本轮医药反弹,相比于A股,港股医药的涨幅弹性更为惊人。
除了基本面变化上给港股医药投资提供了很好的支撑,2023年美国的通胀和加息周期可能都会到达顶部,这会给港股市场提供非常好的货币环境。此外,美国加息周期的结束,实际上对创新药企业的估值提升作用也非常大。
2
市场风格悄然转变
本周市场风格悄然转变,权重股开始调整,贵州茅台9天8阴、招商银行4连阴、中国人寿10天8阴、美的集团8天7阴.....
一方面,市场反弹至今,已行至短期高位,部分资金选择落袋为安。此外,有业内人士透露,最近一段时间,基金赎回可能有一定规模,特别是一些保本基金。
另一方面,央行本周也开始回笼万亿以上规模的资金。从2月1日开始,央行逐步减少了逆回购的操作规模,回收市场流动性。本周三至周五,央行分别净回笼资金2920亿元、4010亿元、296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权重走弱的同时,信创、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题材股却逆势走强、风生水起。
从周末信息来看,ChatGPT不到3个月打破1亿月活产品记录,谷歌向人工智能初创公司Anthropic投资近4亿美元、苹果首席执行官表示人工智能仍是主要关注点等消息还在加速刺激市场神经。
从国内机构的最新动向来看,兔年伊始,机构密集调研计算机板块,两家AI龙头云从科技(行情688327,诊股)、科大讯飞(行情002230,诊股)被踏破门槛。
市场风格转变的十分明显,本周上证50ETF下跌2.28%,而中证1000ETF则上涨2.68%。显然,市场偏好从“以大为美”转向“市值下沉”。
“市值下沉”是近两年公募基金市值偏好变动的主旋律。从市值分布来看,公募基金自2021年下半年开始便转变风格。2021年以来主动偏股基金偏好呈现出“市值下沉”的特征,1000亿以上市值的个股权重占比震荡回落,现已不足五成,而中小市值个股则受到来自基金更多的关注,权重占比逐步走升。
3
消费电子吹响反攻号角??
本周五午后,歌尔股份(行情002241,诊股)股价陡然拉升至10%涨停。一根穿云箭,千军万马来相见。歌尔股份股价拉升的背后,是即将恢复AirPodsPro2生产的传闻。但2月4日,歌尔股份在互动平台上表示,未收到复产的确定性信息。
但无可否认的是,在经历了行业寒冬之后,消费电子终于吹响了反攻的号角。1月底,A股市场多家消费电子 产业链公司公布2022年业绩 预告。从业绩预告的情况来看,消费电子 产业链公司业绩明显回暖。
蓝思科技(行情300433,诊股) 公告 显示,2022年 蓝思科技 归属于上市公司 股东 的 净利润 24.22-25.26亿元,较上年增长17%-2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19.05-20.09亿元,较上年增长54%-63%。
领益智造(行情002600,诊股) 发布2022年度业绩预告,公告显示,2022年 领益智造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17亿元,较上年增长27.11%-44.0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14.15–16.15亿元,较上年增长75.88%-100.73%。
公告表示,两家公司业绩上升的原因在于,一方面维持传统消费电子类业务,另一方面也在布局包括AR/VR、笔记本等多元的消费电子,或者是成长性的新能源车、光伏储能等清洁能源业务。
我国消费电子上市企业不少是“果链”企业,其业绩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苹果的市场表现,因此今年各果链企业在寻求业务多元化,以摆脱对苹果的过度依赖。
如蓝 思科 技拓展到智能可穿戴设备、 新能源 汽车智能驾驶舱等电子业务中。消费电子行业另一巨头 立讯精密(行情002475,诊股) 更是在汽车和通信板块布局多年。
2022年,消费电子ETF普遍跌超30%。而今年开年至今,消费电子行业有所回暖。???????
信达证券(行情601059,诊股) 表示:展望2023年,复苏贯穿传统消费电子领域,同时 苹果 MR有望落地,汽车三化步履不停,光伏/ 储能 亦有增量,多重驱动共振,复苏与创新是2023主旋律。
国盛 证券 也认为市场后续将更加关注有汽车电子、AR/VR可穿戴等第二成长曲线的消费电子标的。目前消费电子板块处于历史估值底部,2023年随着消费迹象回暖以及新产品的布局落地,有望带来行业拐点。